你能区分“神经病”、 “神经症”和“精神病”吗?

时间:2014-06-05 点击:2242 发布:超级管理员

38岁的小敏是一名铁路部门公务员, 3个月前小敏做了一次阑尾切除手术,手术很顺利,经过一段时间休息调理后,小敏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可是没上几天班,小敏却觉得浑身不舒服,一阵阵头痛,胸口闷,身上肌肉很紧,感到背部的“筋”在跳动,睡眠也很不好。小敏开始担心自己身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,难道说是上次手术留下了后遗症?小敏立即跑到医院去做了全面的体检,体检报告提示一切正常,小敏很是紧张,不明白自己是得了怎样的一种“疑难杂症”,竟然体检也检查不出来,越是检查不出来越是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,以至于不能正常工作。通过多方了解,小敏来到了精神科就诊,医生诊断小敏患的是“神经症”。听了医生的诊断后,小敏更紧张了,自己怎么一下子就患有“神经病”了呢,其实小敏是混淆了“神经病”、 “神经症”、“精神病”这三个概念。

在日常生活中,老百姓开玩笑或者骂人时经常使用“神经病”这个词,包含有贬义,建议大家不要使用,其实,人们心里想表达的内容主要是“精神病”方面的涵义。一般的人不大清楚“神经病”、“神经症”、“精神病”三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,有时甚至以为他们是一回事。其实,三个概念有很大的区别。

(1)“神经病”:“神经病”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。神经系统协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,起着“司令部”的作用。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。例如头部外伤会引起脑震荡或脑挫裂伤;细菌、真菌和病毒感染会造成各种类型的脑炎或脑膜炎;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儿童脑发育迟缓;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可造成脑溢血等等。根据神经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,可以把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。神经疾病指中枢与周围神经表现出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,其主要特征是神经有器质性的病变。

(2)“精神病”:严格来说,也应该称为“精神疾病”或“精神障碍”,“精神疾病”有轻重之分, “精神病”一般指的是重型精神病,如:精神分裂症。主要表现为认知、情感、行为方面的改变,可伴有痛苦体验或社会功能损害,影响到学习、工作和生活。有的动作行为难以被人理解,显得与常人不能融洽相处,对社会不能适应,甚至于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,有自杀或攻击,以及伤害他人的种种行为,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。而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,认为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是正常的,拒绝就医和治疗。

(3)“神经症”: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,是一组轻性精神障碍的总称。神经症的发病多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,基本上是主观感觉方面的不良,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。当事人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,常有某种特定的性格特征,具有良好的自知力,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,一般能主动求治。它包括焦虑症、躯体形式障碍、强迫症、恐怖症、疑病症、抑郁性神经症、神经衰弱、癔症等。

小敏患上的是典型的“神经症”,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,如头痛、胸闷、肢体紧张,“筋”在跳动,伴有烦躁、焦虑以及睡眠障碍。小敏个性敏感,做事追求完美,对自我过度关注,过分担心自己身体状况,因此当她发现到自己有任何的身体症状时会非常紧张,马上主动采取各种医疗行为,伴有强烈的不安全感,虽然检验报告一切正常,可小敏对自己身体症状却感觉很严重。“神经症”患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和人格基础,病程相对比较长,与心理因素有关系,所以就“神经症”而言,心理治疗显得比较重要,治疗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、疏导,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,重建正确的疾病概念,并帮助患者把注意力从关心躯体不适上转移出来,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,在生活中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等。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精神科治疗,小敏的症状逐步得到控制和缓解。 (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孟素香 )